縣市定古蹟
位於竹北市新社里的「采田褔地」,建於1760年(清乾隆25年),於1876年重建,1987年重修,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堂內奉祀平埔族道卡斯人竹塹社七姓歷代祖先及褔德正神,是平埔族道卡斯族竹塹社的精神象徵,也是全台少數僅存的原住民祠堂,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歷史地位。
采田福地名稱的由來,在新社采田公館記文中提到"義取食租,番從采田,因號采田","番"字為"采"加上"田",所以稱為采田,應有提醒後人不要忘祖的意思。福地乃為福德之地,為漢人對土地公廟的稱呼,可見平埔族漢化之深。
相關連結:
1. 新竹縣歷史古蹟
2. 全台歷史古蹟
建築外觀,是一三間起建築,屋頂燕尾造型。(拍攝於2011/07/23)
建築兩側窗戶上分別有集福與迎祥,拍攝於2011/07/23。
大門
門神,雖然是平埔族的祖祠,但使用漢人廟宇常見的門神圖像,可見漢化非常的深。
兩側門上的圖畫
大廳
乾隆御賜匾額"義勇可嘉",但原匾額在日治時期昭和十年(1935)舉行台灣始政四十週年博覽會時,被台北博物館借去展覽未還,目前采田福地的為復刻匾額。
大廳兩旁懸掛對聯
左邊為"竹邑墾荒創業念先人追溯斬荆繩祖武"
右邊為"塹城擴展承基明往事恆懷闢壤怡孫謀"
廟外廣場與馬賽克裝置藝術牆,牆上有"新社采田公館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