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庫順天宮

土庫順天宮草創於17世紀中葉間,據耆老訪談紀錄指出,古代渡來漢人拓墾初期即有一土角厝小廟。1834年(清治道光十四年)有信眾捐廟地一所興建後殿,六年後完工,供奉觀世音菩薩。1852年(清治咸豐二年)重修前殿,並增建左廂。1876年(清治光緒二年)補建右廂。土庫順天宮自清治時期完工至日治時代已過幾十載寒暑,廟身漸呈老態,遂於1936年(日治昭和十一年)興工重修,兩年後峻工終成今日廟貌。 1940年(日治昭和十五年)台灣實施皇民化運動,全台多處寺廟均遭拆除,鄉人唯恐剛重修之古廟遭毀滅性打擊,乃配合日本「古義真言宗台灣開教計畫案」,成為該案第三十四所關係寺廟,並自日本迎請一尊觀音塑像供奉於正殿,廟內諸神皆移至後殿,土庫順天宮因此逃過一劫。 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台灣戰後時代,土庫順天宮聖母回歸正殿繼續接受信眾香火。2012年雲林縣政府公告土庫順天宮為縣定古蹟。2013雲林農業博覽會期間獲選為農博百大亮點。

相關連結:
1. 雲林縣歷史古蹟
2. 全台歷史古蹟

土庫順天宮,拍攝於2020/04/05


石獅,拍攝於2020/04/05


牌匾,拍攝於2020/04/05


兩側石雕與交趾陶,拍攝於2020/04/05


木雕棟架,拍攝於2020/04/05


中央門神


兩側門神


天井與正殿,拍攝於2020/04/05


正殿,拍攝於2020/04/05


正殿兩側神像 千里眼與順風耳,拍攝於2020/04/05


正殿後側,拍攝於2020/04/05


後殿,拍攝於2020/04/05


過水廊的交趾陶燒,拍攝於2020/04/05


收支決算,拍攝於2020/04/05


寄附者(捐獻者),拍攝於2020/04/05


牌匾,拍攝於2020/04/0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