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十年(1884年),為使陳氏家族「新主牌序昭穆,凡自大榕衍一脈,以及在臺本同之至親,莫不集合之而崇祀於一堂之上」,乃和其弟成渥合力興建三合院的大宅「餘三館」,祭祀木苑公以下十四世之先祖。今餘三館的正廳─創垂堂之上,仍懸有同治十二年獲頒之「貢元」匾一面,及「恩授貢元」、「成均進士」執事牌兩對,立於正廳神龕兩側。
據推測,整座大宅喚作「餘三館」之意,乃陳有光為紀念祖先「艱難創業,垂留後代,此後蔭澤世代子孫多福、多壽、多子孫」而取其名。乙未戰爭爆發後,日軍統帥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於南下途中,曾下榻於餘三館,留宿三夜。由於此一淵源,至日治後期,當陳氏第十七世祖陳捷鰲當家時,日人以大批山林土地為交換條件,誘使其同意建造神社於餘三館前的田地上,以紀念北白川宮征臺事蹟,神社公園落成於昭和九年(1934年)六月,公園中央建立神社,並立「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遺蹟碑」一座,每年定時舉行公開儀式祭拜之。光復後,陳氏後裔以其為臺民之恥,乃將它夷平,重新闢為水田,神社不復存在,紀念碑本體則被收起來,近年已重新立起。民國74年經指定為第三級古蹟,民國92年6月完成餘三館的修復。
整個建築非常具有特色,特別是正廳前的四柱軒亭,一般閩式建築是看不到,給人有點威嚴的感覺。當年走入內埕應有同感。難怪日治時期,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會選擇下榻於餘三館。此建築亦列於台灣十大古宅之一。
相關連結:
1. 彰化縣歷史古蹟
2. 全台歷史古蹟
3. 台灣十大古宅
4.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遺蹟碑
5.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身平簡介
院門左前側"永靖餘三館"石碑,拍攝於2011/12/04
立於永靖餘三館院門前水池左側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遺蹟碑,拍攝於2011/12/04
永靖餘三館院門前水池,拍攝於2011/12/04
從水池望向永靖餘三館院門,拍攝於2011/12/04
院門與圍牆,拍攝於2011/12/04
院門及門額上掛有"餘三館"牌匾,拍攝於2011/12/04,"餘三館"乃陳有光為紀念祖先「艱難創業,垂留後代,此後蔭澤世代子孫多福、多壽、多子孫」而取其名。
永靖餘三館參觀入口,拍攝於2011/12/04,一開始看著院門緊閉且左右遍尋不到入口,以為錯過開放時間而準備打道回府。後來還是不死心,往永靖餘三館院門右側方向走,看到另一大門但依然緊閉。然後沿著永靖餘三館院門左側的牆壁,發現介於兩道牆壁間的窄門是開著的,才順利進入參觀,心裡真是有那柳暗花明又一春的心境。來此的訪客,可要"耐心"尋找,不要看見大門深鎖就回家了。其實說穿就很好找了,只是一開始有如熱鍋上的螞蟻,被眼前的假象蒙蔽,而到處亂撞。
院門內側,拍攝於2011/12/04
由外埕向內埕及正廳方向望去,拍攝於2011/12/04。正廳前有內埕與外埕的設計,院門與前埕中間設置一道圍牆,區分內、外埕。
從內、外埕圍牆的出入口望向內埕、正廳及軒亭,拍攝於2011/12/04
正廳及軒亭,拍攝於2011/12/04
永靖餘三館正廳前的軒亭,拍攝於2011/12/04,為四柱式,其樑柱上有精美的雕刻。
從永靖餘三館正廳前的軒亭向內埕及院門方向望去,拍攝於2011/12/04
永靖餘三館正廳及門額上懸掛有"貢元"牌匾,拍攝於2011/12/04,此匾係由布政使司潘霨與按察使司葆亨等人為餘三館主人陳有光所立。
永靖餘三館正廳供奉陳家祖先牌位,神龕上方有一塊「創垂堂」匾,為餘三館的自立堂號,意喻「後代子孫能繼承祖先的福澤,並發揚光大」之意,拍攝於2011/12/04。
永靖餘三館正廳兩旁的執事牌有「成均進士」與「恩授貢元」執事牌。「成均進士」即歲貢生,陳有光因捐納得到「貢元」的官銜,拍攝於2011/12/04。
永靖餘三館正廳兩側的座椅,拍攝於2011/12/04。
從永靖餘三館正廳向外望去的景色,拍攝於2011/12/04。
內左護龍,拍攝於2011/12/04
內左護龍大門及門額上懸掛"歷山"牌匾,拍攝於2011/12/04,此匾為光緒15年(1889)由主人所書,取其「舜耕歷山」的典故,期望後代子孫能承襲先人忠孝與耕讀世家的精神。
內右護龍,拍攝於2011/12/04
內右護龍大門及門額上懸掛"雷澤"牌匾,拍攝於2011/12/04,此匾為光緒15年(1889)由主人所書,取其「舜耕歷山」的典故,期望後代子孫能承襲先人忠孝與耕讀世家的精神。
永靖餘三館正廳與內外護龍,拍攝於2011/12/04
永靖餘三館左側外護龍,拍攝於2011/12/04
永靖餘三館右側外護龍,拍攝於2011/12/04
景點位置: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29 彰化縣古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