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建築
文物館建於日昭和十五年(1940年),電臺主體建築為二層樓T型平面的現代化建築,鋼筋混凝土建造。為戰爭時期建物,結構強固。座北向南,牆身為洗土黃石子,有外凸小窗戶,一樓門廊為弧面轉折,二樓天窗為半圓型,後段機房頂層,則為階梯型女兒牆弧形轉折收邊。文物館位於民雄分臺機房內前段,內部保有戰爭時期的播音室和會客室,並有許多除役廣播老設備,保留昔日歷史回憶。
文物館建於日昭和十五年(1940年),電臺主體建築為二層樓T型平面的現代化建築。為戰爭時期建物,結構強固。座北向南,牆身為洗土黃石子,有外凸小窗戶,一樓門廊為弧面轉折,二樓天窗為半圓型,後段機房頂層,則為階梯型女兒牆弧形轉折收邊。
相關連結:
1. 中央廣播電台民雄分台(國家廣播文物館)
2. 中央廣播電台民雄分台(國家廣播文物館)展示廣播文物
3. 嘉義縣歷史古蹟
4. 全台歷史古蹟
入口大門,拍攝於2015/7/26
大門兩側警衛亭,拍攝於2015/7/26
門牌號碼,拍攝於2015/7/26
大門左右兩側的指示牌及電波鐵塔意象,拍攝於2015/7/26
大門進入後的椰林大道,拍攝於2015/7/26
發射塔與中央廣播電台民雄分台(國家廣播文物館),拍攝於2015/7/26
前方圓環與水池,拍攝於2015/7/26
水池,拍攝於2015/7/26
中央廣播電台民雄分台(國家廣播文物館),拍攝於2015/7/26
中央廣播電台民雄分台(國家廣播文物館)正面,拍攝於2015/7/26
中央廣播電台民雄分台(國家廣播文物館)側面外觀,拍攝於2015/7/26
電波塔,拍攝於2015/7/26
窗戶,拍攝於2015/7/26
防空色磁磚,拍攝於2015/7/26
左側側門,拍攝於2015/7/26
左側建築,拍攝於2015/7/26
中央廣播電台民雄分台(國家廣播文物館)大門,拍攝於2015/7/26
中央廣播電台民雄分台(國家廣播文物館)大門上方窗戶及磁磚,拍攝於2015/7/26
大門,拍攝於2015/7/26
從大門向外望去,拍攝於2015/7/26
從大門向前眺望圓環及水池,拍攝於2015/7/26
由走廊向大門外望去,拍攝於2015/7/26
大門進入後右側的服務台與紀念品販售區,拍攝於2015/7/26
機器人,拍攝於2015/7/26
牆面裝飾,拍攝於2015/7/26
一樓內部走廊,拍攝於2015/7/26
台長室,拍攝於2015/7/26
會議室大門,拍攝於2015/7/26
會議室,拍攝於2015/7/26
冷卻系統圖,拍攝於2015/7/26
一樓冷卻水機,拍攝於2015/7/26
回水管及儲水桶,拍攝於2015/7/26
通往發射機的陶瓷製冷卻水管,拍攝於2015/7/26
中央廣播電台民雄分台(國家廣播文物館)模型,拍攝於2015/7/26
通往二樓樓梯,拍攝於2015/7/26
樓梯,拍攝於2015/7/26
樓梯間窗戶,拍攝於2015/7/26
樓梯展示當時用牛車托運電纜的照片,拍攝於2015/7/26
當時高達206公尺的電波鐵塔結構圖,拍攝於2015/7/26
二樓,拍攝於2015/7/26
二樓走廊入口,拍攝於2015/7/26
二樓走廊入口兩側真空管裝飾,拍攝於2015/7/26
二樓走廊入口旁的圓形窗戶,拍攝於2015/7/26
二樓前面窗戶,拍攝於2015/7/26
通風排氣孔,拍攝於2015/7/26
梁柱造形,拍攝於2015/7/26
電台展示室,拍攝於2015/7/26
電台展示室內展覽相關文物,拍攝於2015/7/26
二樓走廊,拍攝於2015/7/26
走道窗戶,拍攝於2015/7/26
發音間,拍攝於2015/7/26
古董電波發射機房,拍攝於2015/7/26
機房粱柱,拍攝於2015/7/26
高架木地板,拍攝於2015/7/26
高架地板內部,拍攝於2015/7/26,讓電線可以隱藏在地板下方。
通風隔熱夾層,拍攝於2015/7/26
日本電器所製造的電波發射機控制台,拍攝於2015/7/26
日本電器所製造的電波發射機主機,拍攝於2015/7/26,為水冷式
日本電器所製造的電波發射機主機上在二次世界大戰時被美軍飛機所掃射的彈痕,拍攝於2015/7/26
中美合作開發的發射機日本電器所製造的電波發射機控制台,拍攝於2015/7/26
中美合作開發的發射機日本電器所製造的電波發射機主機,拍攝於2015/7/26,為空冷式
美製發射主機,拍攝於2015/7/26,為美國海軍制式通信發設機,1966年美援時贈與台灣,使用至1995年。
其他設備,拍攝於2015/7/26
播控台,拍攝於2015/7/26
發射電波電塔用的絕緣陶瓷,拍攝於2015/7/26
戰備播音間,拍攝於2015/7/26
戰備播音間牆壁裝飾著黑膠唱片,拍攝於2015/7/2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