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港奉天宮

縣(市)定古蹟
嘉義新港奉天宮,位於嘉義縣新港鄉大興村三鄰新民路五十三號。地處清領時期之新南港街上,為昔日舊南港街遷居至新南港街之移民所創建,主祀天上聖母。笨港為清領時期乾隆以前,臺灣中南部的重要貿易港口,因與中國之間海上貿易活動頻繁,居民普遍信仰有海神之稱的天上聖母,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居民創建天妃廟祀之,後改稱為天后宮,於清嘉慶四年(1799年)遭洪水沖毀。乾隆年間以後,笨港地區因河道淤積,商務不便,洪水肆虐以及漳泉分類械鬥嚴重等因素,其舊南港街居民紛紛移居至麻園寮地區,再建新南港街,若干年後,人煙幅輳,百貨充集。原笨港天后宮遭洪水沖毀後,新南港街紳民乃於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於現址再建媽祖廟,稱為奉天宮。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奉天宮因地震受損,於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重修;清同治十年(1871年)再度重修,然兩次重修皆未留下記錄。日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發生嘉南大地震,奉天宮受損嚴重,包括三川門全毀,拜亭、正殿傾倒,後殿檐口柱斷裂等,翌年開始進行部分整修。日大正元年(1912年),北港朝天宮在名匠陳應彬主持下重修完工,奉天宮乃於同年聘請北部名匠吳海桐,主持其餘受損較嚴重部分之重修,似有與朝天宮互別苗頭之意味。吳海桐所作部分包括三川門、五門、前耳門和配殿,耗資十萬圓,於日大正六年(1917年)完工。民國五十年(1961年),奉天宮續行修建,包括三川門剪黏重修,並採用名匠洪坤福所作的交趾燒,後側增建聖父母殿及香客大樓,前落兩側增建懷笨樓及思齊閣兩座鐘鼓樓等。奉天宮之主要建築包括三川殿、正殿、後殿、玉皇殿、文物館以及管理辦公室等,為一三進式格局之廟宇。歷次參與奉天宮修建的工匠,包括吳海桐在內,大部分皆為粵系匠師,因此該廟具有不同時期之粵派風格,為粵系匠師在臺灣重要的作品,裝飾之交趾燒亦為珍貴之古蹟文物。

相關連結:
1. 嘉義縣歷史古蹟
2. 全台歷史古蹟

新港奉天宮與廟前街景,拍攝於2015/6/19


廟前街景,拍攝於2015/6/19


金爐,拍攝於2015/6/19


新港奉天宮,拍攝於2015/6/19

新港奉天宮,拍攝於2015/6/19


新港奉天宮前兩側石獅,拍攝於2015/6/19


新港奉天宮三川殿大門,拍攝於2015/6/19


三川殿大門門額懸掛"奉天宮"牌匾,拍攝於2015/6/19


三川殿大門兩旁石雕,拍攝於2015/6/19


三川殿木樑雕刻,拍攝於2015/6/19


三川殿大門兩側石獅,拍攝於2015/6/19


三川殿左右兩側牆壁上雕刻與交趾陶作品,拍攝於2015/6/19


三川殿內懸掛"開台湄洲媽祖"牌匾,拍攝於2015/6/19


三川殿內部雕刻,拍攝於2015/6/19


三川殿兩側雕刻及交趾陶,拍攝於2015/6/19


三川殿大門金龍彩繪,拍攝於2015/6/19


三川殿,拍攝於2015/6/19


三川殿懸掛牌匾,拍攝於2015/6/19


天井兩側八卦門、石雕及交趾陶,拍攝於2015/6/19


大殿及屋頂裝飾,拍攝於2015/6/19


大殿內部,拍攝於2015/6/19


神桌,拍攝於2015/6/19


香爐,拍攝於2015/6/19


千里眼與順風耳,拍攝於2015/6/19


大殿兩側龍柱,拍攝於2015/6/19


大殿內懸掛牌匾,拍攝於2015/6/19


大殿內部雕刻,拍攝於2015/6/19


往後殿通道,拍攝於2015/6/19


壁畫,拍攝於2015/6/19


後殿,拍攝於2015/6/19


新港奉天宮神像,拍攝於2015/6/19


後殿懸掛牌匾,拍攝於2015/6/19


後殿梁柱雕刻,拍攝於2015/6/19


後殿兩側神位,拍攝於2015/6/19


兩側通道,拍攝於2015/6/19


正殿後側,拍攝於2015/6/19


正殿兩旁通道,拍攝於2015/6/19


兩側神位,拍攝於2015/6/19


牆壁浮雕、窗戶彩繪,拍攝於2015/6/19


石碑,拍攝於2015/6/19


後側浮雕作品,拍攝於2015/6/19


有點像古井,拍攝於2015/6/19


新港奉天宮九二一震災古蹟修復側記,拍攝於2015/6/19


馬背裝飾,拍攝於2015/6/19


新建大樓二樓的木雕,拍攝於2015/6/19


福祿壽喜,拍攝於2015/6/19


從新建大樓二樓眺望奉天宮屋簷,拍攝於2015/6/19


尚在彩繪中的門神,拍攝於2015/6/19


從新建大樓三樓眺望奉天宮屋簷及廟前街景,拍攝於2015/6/19


凌霄寶殿,拍攝於2015/6/19


凌霄寶殿內部,拍攝於2015/6/19


從凌霄寶殿眺望奉天宮屋簷及廟前街景,拍攝於2015/6/1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