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天后宮

縣(市)定古蹟
鹿港天后宮原稱鹿溪聖母宮,鹿港居民又俗稱為「媽祖宮」或「舊祖宮」。廟內主祀湄州開基二媽,為鹿港地區最著名的廟宇之一。關於天后宮創建年代,各種說法不一。
相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時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奉命征臺,曾由湄州天后宮奉請開基媽祖一尊,作為護軍之神。臺灣平定後,施琅族侄施世榜懇留神像在臺奉祀,成為臺灣早期迎自湄州祖廟的「湄州媽」。
媽祖廟原建於鹿港北端臨海的船仔頭,因香火鼎盛,空間不敷使用,遂於雍正三年(1725年)由施世榜獻地,遷建於現址。新廟廟宇面向大海,與湄州祖廟遙相對望。隨著鹿港地區商業貿易的發達,乾隆年間以後,鹿港街市不斷擴展,郊商林立,百貨充集。嘉慶十九年(1814年),鹿港八大行郊鑑於遷建後的媽祖廟已棟宇腐朽,不堪續用,乃共謀鳩貲重修,由職員林文濬、太學施士簡督工,工費計銀三千五百八十八圓。次年春天完工,立有「重修鹿溪聖母宮碑記」,以資紀念。同治八年(1869年),因廟宇規模狹隘,且重修後已逾五十餘年,亟待再修,乃由廳憲孫壽銘、進士蔡德芳等偕同地方人士捐資重修。此次重修計金八千餘元,於翌年孟冬完工,將廟地移北八尺,增闊三尺,依舊面西。
大正十一年(1922年),總理辜顯榮及士紳陳堯、黃秋、黃清俊等倡議進行重建,當時執篙的匠師包括王益順、吳海桐、王樹發及黃連結等,皆為一時之選的名匠,而石雕則由惠安匠師蔣馨一族包辦,鹿港名畫師郭新林負責油漆彩繪。重建工程歷時十餘載,至昭和十一年(1936)完工,為今日所見大部分廟宇的面貌。
臺灣光復後,曾進行數次修建工程,較重要者包括:民國四十四年(1955年)全廟重新彩繪,由郭新林、柯煥彰施作;民國四十八年(1959年)重建凌霄寶殿;民國六十二年(1973年)建廟前牌坊、左右護室及聖恩大樓等。
民國48年媽祖誕辰一千週年,鹿港信士捐資重建後殿,至民國50年完成神明的安座。民國74年經指定為第三級古蹟,民國81年成立媽祖文物館,展示媽祖文物、鳳輦與湄洲祖廟贈予鹿港天后宮的相關文物。鹿港天后宮致力於文化活動的推展,民國86年香客大樓的落成,更帶動鹿港的觀光人潮。


相關連結:
1. 彰化縣歷史古蹟
2. 全台歷史古蹟

牌樓
天后宮牌樓的對聯,於民國六十二年興建時,由張維瀚、吳萬谷及當時總統府參軍陸軍中將何志浩等三位書法家所敬撰的墨跡。民國九十二年牌樓重修時,對聯聯文不變,由鹿港籍書法家施文炳、施國華、施招澤等人揮毫的墨跡。拍攝於2014/1/26


從三川殿望向牌樓及廟埕,拍攝於2014/1/26


三川殿
三川殿為五開間建築格局,兩旁為八卦門,正門的空間則往內延伸,形成一凹壽的格局,營造出三川殿空間的層次美感。三川殿前步口,屋簷下方的牌樓斗栱,除了有橫、縱兩向斗栱外,另外增加斜栱出挑,形成有如網狀的格子,稱為「網目斗栱」,栱身為如意造型,又稱「如意斗栱」。拍攝於2014/1/26


龍柱
天后宮有三對龍柱石雕,分別位於三川殿、正殿及後殿。三川殿的龍柱為昭和十一年(1936年)由蔣馨的匠師文華師(蔣文華)所雕刻,正殿的龍柱為文水師(蔣文水)的作品,龍柱不論造形、材質、雕工、裝飾與三川殿的龍柱有其異曲同工之巧,均出自同一石雕匠派之工法。後殿於民國四十八年重修時,部份使用原廟宇舊有建材,龍柱即是其中之一。三川殿後步口有一對特別的花鳥柱,此對花鳥柱為昭和十五年(1940年)由鹿港吳隨意傢俱行吳粒及吳反所捐獻。拍攝於2014/1/26


大門門額懸掛"天后宮"牌匾,拍攝於2014/1/26


三川殿大門左右兩側石雕,拍攝於2014/1/26


八卦藻井
鹿港天后宮三川殿內的八卦藻井,為大木匠師樹發師(王樹發)所設計的作品,泉州溪底匠師所做的藻井特色,是以斗栱層層出挑,齊集「頂心明鏡」(即上方的天花板)中間覆以天花板。在台灣,同為王氏(益順師、樹發師)的作品且型式與鹿港天后宮相似的藻井,如新竹城隍廟、彰化南瑤宮,但以鹿港天后宮的藻井裝飾最為精采。
藻井分為兩層,底層八角形的每一邊出二栱,每栱升四斗,以二十四組斗栱組砌而成,呈八卦形往內齊集,此層藻井的每一邊有八仙的人物造型與吊筒,八仙人物的上方分別為四愛「茂叔愛蓮、羲之愛鵝、淵明愛菊、和靖詠梅」與「漁、樵、耕、讀」木雕。拍攝於2014/1/26


正殿與三川殿間的天井,拍攝於2014/1/26


正殿
正殿為重簷歇山式的建築,殿宇面寬為三開間的格局,昭和二年(1927年)天后宮修建時,由正殿開始施做,當時正殿的大木匠師為海同師(吳海同),其木結構與彰化南瑤宮相似,但後來正殿的工程因故由樹發師(王樹發)組立完成,鑿花匠師則有來自泉州、潮州的工匠及鹿港的雕刻師傅共同施做。
昭和八年(1933年)鹿港實行市區改正,日本人將不見天街拆除,鹿港城隍廟前殿亦遭拆除,當時城隍廟的管理人施性瑟將部分的木雕材料移至天后宮兩廊使用,目前兩廊的木雕作品明顯與三川殿的風格不同。兩廊為天后宮的鐘鼓樓,每逢迎神賽會即鳴鐘敲鼓,以示歡迎。位於龍邊廊道有一塊「鹿溪聖母宮重修碑記」,碑文述說嘉慶二十年(1815年)的重修始末,是天后宮重要的文獻史料。
正殿的石雕為蔣馨石雕匠師水文師(蔣文水)的作品,以花鳥及三國演義的故事為雕刻題材,採內枝外葉的深浮雕工法,內容有「空城計」、「苦肉計」、「張松獻蜀圖」、「馬超戰許褚」等作品。另外,兩側的石雕為「博古花卉」,雕工之精湛,展現石雕匠師的工藝。
正殿內棟架上的木雕,大多為潮州及泉州匠師所施做,四點金柱的上方的棟架為三通五瓜,為使正殿內屋頂更為高聳,位於通樑的下方以牌樓疊斗的方式增加高度,並兼具結構力學的用途,此種作法可見於旱溪樂成宮、彰化南瑤宮、彰化元清觀等廟宇。
正殿的神龕則為樹發師所承包,由泉州木雕師傅連吉師(黃連吉)施做,當時也結合了溫州、潮州及鹿港匠師共同參與,神龕的造型宛如一座寺廟,雕刻富麗堂皇,斗栱出簷、吊筒垂珠,神龕正上方書有「湄洲聖母」的牌匾,前方的龍柱雕刻並有八仙人物裝飾其上,整座神龕更顯得莊嚴肅穆。
神龕上方有清朝雍正皇帝所御賜「神昭海表」、乾隆皇帝御賜「佑濟昭靈」及光緒皇帝御賜「與天同功」匾額。此三塊御賜的匾額,其共同的特色為皇帝所落款的印章,位於匾額的正中央。「佑濟昭靈」匾額為乾隆皇帝所御賜,原為鹿港新祖宮(官建媽祖廟)所有,由於新祖宮在光復初期無人看管,此塊匾額堆置於廟內,後來由當時鹿港鎮長陳培煦請人將匾額送修後,改懸掛在舊祖宮的正殿,保存至今日。拍攝於2014/1/26


後殿
後殿在民國四十八年五月十三日動工,工程由鹿港大木匠師水龍師(施水龍)及海師(施義海)擔任,泥水匠為炳師(郭炳)。工程歷時一年餘,民國五十年農曆正月初六完成砌基豎樑,同年十一月六日首期工程告竣,十二月六日並舉行玉皇大帝安座入火儀式。
後殿二樓原為三開間建築,民國五十二年天后宮委員吳孟津聘請坤玉師(施坤玉)施做後殿後續工程,並將後殿擴建成五開間的格局,二樓露台增建成八角型,使參香者有更大的參拜空間。當時後殿神龕局部雕刻為煥美師(李煥美)及傳師(施傳)等匠師施做。後殿石雕除龍柱為舊有的石雕外,其餘皆為蔣馨之孫張清玉率領匠師所施做的作品。後殿部份的雕刻及彩繪直至民國六十年八月始全部完成。拍攝於2014/1/26


後殿前的水池,拍攝於2014/1/26


各式牌匾,,拍攝於2014/1/2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