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在白米饔的森林盛產製作木屐的樹材-江某樹,因而發展出木屐產業,成為本省本屐重要供應地,這也是木屐村的由來。光復後60至70年代,是白米社區在石化業及建築業的興盛時期。
至今木屐業雖已沒落二、三十年 ,白米地區為振興木屐產業,發揮創意及想像力,賦予木屐新生命,將生活用品轉換成手工藝品,使木屐不僅能穿在腳上,還能拿來彩繪、裝飾、欣賞等,並在白米社區發展協會的推動下營造出代表著「白米心、木屐情」的白米木屐村。
門票為150元,宜蘭縣民為100元。含導覽解說,也可以兌換DIY小木屐。
三樓放映室,拍攝於2013/5/4,介紹白米木屐的由來。
踏出放映室外的陽台,拍攝於2013/5/4,從陽台上看著遠方的水泥廠。
二樓展示各種木屐,拍攝於2013/5/4
中央放置一個大木屐,拍攝於2013/5/4
導覽人員及師傅介紹如何將木屐刨平,拍攝於2013/5/4
展示燒雕的做法,拍攝於2013/5/4
各式各樣的皮面裝飾及小木屐裝飾品,拍攝於2013/5/4
木屐裁切,拍攝於2013/5/4
一樓特殊木屐展示,拍攝於2013/5/4
各式彩繪木屐,拍攝於2013/5/4
一樓大木屐,拍攝於2013/5/4
一樓出口旁的展示櫃,拍攝於2013/5/4
牆壁上貼著"白米木屐",拍攝於2013/5/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