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壇八卦窯

歷史建築
日本人在大正年間就已經將半自動輪窯方式的「霍夫曼窯」〈俗稱八卦窯〉由歐洲引入台灣,而「台灣煉瓦株式會社」也在當時就引進霍夫曼窯到花壇地區設置。根據當地的耆老回憶指出當時的日本人並沒有把這種較為進步的燒窯技術轉移給當時的台灣業者,所以橋仔頭地區的窯業積極的自尋改進,由竹管仔窯改為目仔窯(俗稱階梯窯或登窯)這種半循環式的燒製過程,比起竹管窯的整窯式燒製作業過程已大大的提升產量,所以目仔窯在橋頭村維持了很長一段時間,廣為業界普遍使用,但因目仔窯這種一目一目(一室一室)隔絕而成的窯壁,吸熱面積太大,所以耗費燃料也相對的增加,磚窯業者漸漸發覺如果能夠不要有那麼多的隔絕窯壁又能連續循環燒窯作業,那才能符合燒窯磚的經濟效益,於是業者從外地引進較新式的文化窯(俗稱圓窯)。圓窯不像目仔窯必須築在山坡上,而是建在平地上,其窯室做360度圓形的環燒,這時已經非常接近霍夫曼式窯(八卦窯)的造型和功能。
因為有了圓窯的使用經驗之後不久橋仔村製磚業者再度的投下高額的成本改建八卦窯(也就是日本人由歐洲引進的「霍夫曼式窯」)。因此台灣人自建的八卦窯在橋頭村從民國53年(西元1964年)開始啟用,曾經使用了長達二十幾年的歷史。隨著台灣經濟成長的快速,十大建設等國家巨大工程陸續開始,八卦窯產磚數量已無法滿足市場的大量需求,所以業者又再度的投資引進了新穎且生產快速的「隧道窯」,八卦窯慢慢的被淘汰了。

相關連結:
1. 彰化縣歷史古蹟
2. 全台歷史古蹟

相關新聞:
1. 歷史建築如廢墟 地方催修八卦窯

花壇八卦窯,拍攝於2013/1/27


花壇八卦窯前方洞口,拍攝於2013/1/27


花壇八卦窯內部,拍攝於2013/1/27


花壇八卦窯與旁邊民宅,拍攝於2013/1/2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