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橫斷道路開鑿記念碑

縣市定古蹟
本記念碑,是總督府能高橫斷道路開鑿作業隊所立,以紀念大正6年9月到7年1月(1917-1918年)間,循能高越嶺路徑開闢橫斷道路東段(初音至奇萊山)完工時所置,包括「橫斷道路開鑿記念碑」與「殉職者之碑」二部分。因臺灣地形受中央山脈影響,東西部阻隔,往來不便,東部長久以來為原住民族群聚區。早期原住民在崇山峻嶺間出入行獵,走出臺灣最早的古道。清末以前,番割(漢番交易的中介者)貿易等也循此古道溝通內外。光緒11年(1885年)起劉銘傳「開山撫番」,更循著這些舊道開闢東西孔道。進入日治時期,官方為求山地控制與資源開發,進一步由隘勇線(對原住民的包圍線)、警備路線(山徑)開闢永久性的越嶺道路,使中央山脈出現了許多新的東西向連絡通路。能高越嶺道路原為泰雅族的塞德克雅族巴雷巴奧部開發,該部落發祥於今南投廬山附近,經狩獵發現東部平原,部份族人漸越中央山脈能高鞍部東移,到達木瓜溪左岸山腹聚居,後再遷至銅門附近,也成為往來埔里與後山阿美族間的貿易媒介,因遷居地為木瓜溪流域,故又名「木瓜番」。這條原以狩獵、貿易為主的路徑至日治時期成為挺進隘勇線的山徑,也是能高橫斷道路的前身。日人治臺初期,對原住民族採懷柔政策,一方面沿用清代撫墾局作法,設立撫墾署,並贈予生活用品、酒食等,以攏絡其感情;另一方面,也推進隘勇線防堵原住民,更陸續派遣測量隊、探險隊深入山區調查,將勢力逐步侵入原住民生活領地。第五任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明治39年至大正5年,1906-1916年)就任後,致力「理蕃事業」,更擴大執行「五年理蕃計劃」(1910-1914年),對原住民進行武力鎮壓,在木瓜溪下游的花蓮平原一帶引起多次反抗事件,其中尤以明治41年「七腳川社番」事件為大。事件後改採高壓的滅族政策,殘存的原住民則被強制遷移他處,在平地使之水田化,從事農耕。此外,明治43年更開始進行官營移民,安排來自日本德島縣模範農民在原七腳川社社址(今吉安)耕作,並將該地依其故鄉吉野川之名改為吉野,之後豐田、林田等移民村陸續出現,逐漸開發花東地區。對東部控制穩定後的大正6年,總督府開始興建能高橫斷道路,總長約90公里,東段長約44公里。東段道路施工期間,共動用警備員8,500人、職工14,000人、人夫36,000人,耗資42,000元。由於形勢異常險峻,工程艱鉅,死傷頗多,為紀念這段工程,並表示對殉職者的紀念,於大正7年初道路完工之時,在東段出口處闢園設置「橫斷道路開鑿記念碑」和「殉職者之碑」。該碑位於今花蓮臺九丙線吉安鄉干城村往壽豐方向途中,但闢建臺九丙線道路後,二碑分開,隔路相望,後殉職碑經西寧寺廟方移至開鑿記念碑前,前後並立,並搭蓋鐵皮屋棚。記念碑立碑處設有石嵌砌基座,高約110公分,是原建物。殉職碑則置於新砌貼紅色二丁掛面磚基座上,並設供桌祭臺,供民眾祭拜,居民尊為「殉職公」。由於能高橫貫道路在花蓮開發史上深具意義,所以該二碑在民國86年(1997年)4月1日經內政部指定為三級古蹟。

吉安 "橫斷道路開鑿記念碑" 與 "橫斷道路開鑿殉職者之碑" 就放置在路邊不起眼的鐵皮屋內,拍攝於2012/05/01


"橫斷道路開鑿殉職者之碑"(前) 與 "橫斷道路開鑿記念碑"(後),拍攝於2012/05/01


橫斷道路開鑿殉職者之碑,拍攝於2012/05/01


橫斷道路開鑿記念碑碑文,拍攝於2012/05/01



花蓮縣政府所設的大理石製解說牌,拍攝於2012/05/01


景點位置: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38 花蓮縣古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