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新竹市新光路上的光復里文化公園
門樓牆壁
蔡氏門樓簡介碑
蔡家先祖蔡書順是由泉州晉江遷台,初居於今頭份鎮土牛。道光六年(1826)因避淡水廰閩粵械鬥,遷徙到鹽水港內湖國小一帶,並從事做灰工作。至蔡祿一代,往東發展,在赤土崎牛路橋開闢田埔,從事農耕,兼營木材生意,兩代辛苦勤儉,陸續購置十餘甲土地。蔡祿之後為蔡紅毛,娶妻鄭氏金,生有子女八人,蔡紅毛及其子蔡福來,前後擔任新竹市町委員與鹽水港區長,蔡進來則擔任巡查,可見蔡家在日治時期已成為地方領導士紳。大正十一年(1922)建造了四合院形制的瓦茸宅院,家族同居一堂。宅院坐東朝西,左、右、前均有水圳經過,左後另有土地公祠,右外牆有水井,四周以竹林矮叢圍繞,屋後有大片水果樹園林。昭和十年(1935)子孫拆產分家,遷居各地,老宅頗顯寂寥。民國八十一年(1992)開闢新光路,老宅一劃為二,僅留一小部分,後復因位居公二十號公園用地,所剩部分又被拆除,僅留下四合院的土埆磚門樓部份。此近百年門樓原計畫拆除,民國八十六年十月,經地方人士及光復里里長余旺財等奔走呼籲之下,幸得保留成為公園景觀。民國九十七年林政則市長現勘後,認為蔡氏門樓展現地方家族生活歷史的痕跡,具教育、休憩功能,是全民的文化資產,應予保留。並將門樓所在地公園,定名為「光復里文化公園」。
景點位置: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06 新竹市景點與美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