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接官亭與風神廟

縣(市)定古蹟
位於同一地點(接官亭位於風神廟的門口正前方)。風神廟創建於乾隆四年己未(西元一七三九年),而接官亭用來迎送酬接文武官員的地方。

相關連結:
1. 台南市歷史古蹟
2. 全台歷史古蹟


接官亭,臺灣位居大陸東南,地處偏遠,與內地又有寬闊的海峽遙隔,來往交通不便。任職官員發派臺灣各地,大都由陸路先抵廈門,再轉海運,經過洶湧波濤,駭浪驚滔,幾番折騰後,才能到達鹿耳門。雖然鹿耳門建有公館可供歇息,但經片刻,又得轉渡河運進入郡城。為使長途跋涉,疲累奔波的官員,有賓至如歸的感覺,或回任官員等候船班,臨行依依,在渡頭附近多設有迎接或送別的處所。接官亭便是臺灣收歸清廷版圖以後,用來迎送酬接文武官員的地方。
清康熙年間,接待文武官員的公館設在當時的西定坊大井頭附近。臺江淤塞,海退成陸以後,渡頭西移至安瀾橋邊的「鎮渡頭」。


風神廟,臺南風神廟創建於乾隆四年己未(西元一七三九年),位於當時南河港安瀾橋邊。由巡道鄂善以臺灣地處外海,船隻往來的安危,繫於神明的保祐,所以奏請建廟專祀。當時的規模是前為頭門,內建正屋三楹做為官廳,廳後供奉風神牌位。後殿再奉大士。乾隆三十年乙西(西元一七六五年)知府蔣允熹第一次重修,乾隆四十三年戊戌(西元一七七八年)蔣元樞再修,並在廟的左側增構民居一所,做為公館,再加建石造牌坊於頭門前。
根據《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風神廟位於西門旁,前育河橫流而過,官廳為二開間兩護龍的形式,廳後的風神廟前有拜亭,後有大士殿,屋頂曲線平緩,翹脊短又小,廟在左側有座公館,作為接待官員賓客的用途。頭門前左側有重擔頂石碑亭,右側為木造屋頂碑亭,整體規模寬廣,為清代八大廟宇之一。可惜,民國七年,日人實施市區改正,因,開闢道路(含民權蹈三段),而將官廳後面的殿、屋、公館全部拆毀,所供奉的神像遷移至官廳內。民國十三年、四十六年曾再加以重修,惟已不復當年規模。

大門


大門上懸掛"風神廟"牌匾


正廳


正廳懸掛有"和以被物"牌匾


正廳左右兩側


從大門向外望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